【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想出离苦海,只要肯回头积善修行,就有上岸之机。现多用于劝人去恶向善。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聚沙成塔】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语出《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将成就佛道。后比喻积少成多。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一刹那】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佛教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导师】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称“人天导师”。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单位】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9484.html
【忍辱】
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现在】
《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 (转自:吉祥地)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理念,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知正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