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为“腊月”呢?
这和季节没什么关系,而是他古时候人们的祭祀活动有关。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 古时候人们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乃是“国之大事”。尤其是商朝时,每年在春、夏、秋、冬举行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为浩大,礼仪特别隆重。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后来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于是古代历法,就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就是“祭祀之月”的意思。这个月份以祭祀为中心内容。推究形成原因,可能是年岁交替时,须祭祖祀神,而且天寒农闲,没什么农活,劳动力充裕;另外冬季野兽冬眠,是狩猎的好良机,易于获得祭品。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汉朝应劭《风俗通义》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说腊月是个“祭祀之月”。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又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意思是:阴历十二月,在这农闲的岁末,打猎获取禽兽,以祭祀祖宗和神灵,辞旧迎新,所以称为“腊月”。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最初“腊日”并不固定,可灵活掌握。到了汉朝,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在旧时,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1872.html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理念,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知正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