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心灵上的鸟笼

admin 感悟受用 学佛感悟评论49阅读模式

  外在的鸟笼容易打开,心灵上的鸟笼却难以打开,它是一层无形的束缚,需要自我认知与觉醒。
  
  (一)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
  
  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
  
  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
  
  (二)
  
  有一个公案是讲修行人张在新的故事。他很有功夫,一入定就很多天。在他阳寿即将结束之际,阎罗派黑白无常来索拿他,可四处找不见。因为张在新了证空性,入于禅定中无形、无相。黑白无常用了种种方法无果,只好向土地公求助。
  
  土地公说:“张在新是个修行人,他一入定不容易出来,但他非常喜爱皇帝赐的一个玉钵。你移动玉钵,让他误以为有人要偷,他一急就会出定了!”
  
  黑白无常一听,就让土地公派几只老鼠去摇动玉钵,张在新听到摇动声,心一乱果真出定了。
  
  他心想:我一念贪爱玉钵,不但不能在定中安享禅定之乐,还要出定给无常小鬼逮捕,真是劫数。于是立刻将玉钵掼碎,并留下了一首偈语:“若要拿得张在新,犹如铁链锁虚空。”黑白无常只能眼睁睁看着张在新徐徐升到空中不知所踪,无可奈何。其实公案中张在新放下的不是“玉钵”,他放下的是“我执”。
  
  (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法和佛法相通,就如“鸟笼效应”。很多时候我们在心里挂上了一只笼子,然后不由自主往里面填东西,比如我们在修行路上的各种执着,有时根本无法察觉,想放下就更难了,它们自然成了解脱的障碍,所以说人应该学会“舍”。因此佛陀时时教导我们要懂得放下种种挂碍,而不是执着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同时追赶两只兔子,其结果往往一无所获!人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越是不能放下的,越容易失去;越想牢牢抓住的,越消失得快。人生总是在为满足无休止的欲望而追逐,然后患得患失。
  
  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文/在路上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4584.html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理念,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知正见!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7 4 月, 2019 18:41: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buddhayishu.com/45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