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

admin 民间工艺 工艺评论67阅读模式

简介

竹刻(bamboo carving)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图画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

中国竹刻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省市,其中广东南雄以竹根雕著称,湖南邵阳、浙江黄岩、四川江安以贴黄著称。中国竹刻分竹根雕刻、留青、贴黄等。竹根雕刻是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状和节疤,稍加雕凿即可制成人物或器物。留青是在竹材外表的青色皮层上雕刻花纹。贴黄是将竹材内壁约2毫米的黄色表层,经加工后粘贴在器物上再进行雕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刻在中国由来已久。竹刻又称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佛像、人物、蟹或蟾蜍之类的一种欣赏价值很高的工艺品。《清秘藏》载,宋高宗时有个名叫詹成的竹刻名家,能在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花鸟、纤毫俱备,精妙绝伦。另据《图画见闻志》记载:“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片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可见在唐宋时,中国的竹刻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明代时的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至清明,嘉定已成为江南竹刻艺术的中心。嘉定派的创始人是明代的朱松邻,他是一位善于诗文书画的人,他在雕刻竹刻艺术品时,以笔法运刀法,勇于创新,为他人所不及。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竹刻名家

徐秉方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1945 年生于江苏武进市,工艺美术家,从小受家庭薰陶,从事竹刻艺术40余载,他的作品在已故父亲徐素白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 《中国文化报》、《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文物世界》、《美术家》等海内外几十家报刊、杂志上介绍。1992年开始,作品进入佳士得、苏富比拍卖。中央电视台和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相继播放了他的专题片《海内留青第一家》。1994年他被轻工业部国史办编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群星谱》一书,1996年由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徐秉方竹刻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2004年出版发行了《竹刻留青第一家:徐氏父女竹刻鉴赏》、《徐秉方刻竹人生》二书,并已载入世界名人录。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徐秉言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徐秉言,1942年生,江苏常州人,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竹工艺大师,常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其父徐素白先生为中国著名竹刻大师,徐秉言自幼随父学习竹刻并师从国画大师唐云学习中国画,继承和发展了家学,又独创了红木、紫檀木浅刻,在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大写意表现手法上有突破,作品生动传神。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徐秉言的竹木雕刻作品,曾在《中国收藏》、《中国文物世界》、《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报纸、书刊上发表,并由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等拍摄专题片播放,深得好评。1995年徐秉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被国际竹藤组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织和中国竹产品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竹工艺大师称号。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2003 年11月徐秉言携留青竹刻和红木浅刻作品参展“中法文化年法国巴黎艺术展”;2005年6月又参展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界博览会”;2006年7月应邀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第26届国际艺术展览会。期间,除亲自演示雕刻技艺外还多次作了中国竹木雕刻艺术的专题讲座,为中国艺术走出国门,让世界认识中国竹刻艺术魅力,让世界感悟中国做出了贡献。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范遥青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范遥青,男,六十岁,江苏常州雕庄乡人。受父亲影响,范遥青从小善做鸟笼,雕刻,并对竹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刻苦钻研自学成才。七十年代初,得到著名竹刻家白士风老先生的指导。

中国国宝级古董鉴赏家,竹刻评论权威王世襄慧眼识珠,发现了范遥青,并亲自将他推向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随着雕刻技艺的日臻成熟,范遥青的作品渐渐走出国门,登上了美、英等国的艺术殿堂。美国的艺术评论家看到范遥青的作品《仕女图》后,说:“从这件作品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东方美。”

1985年,老作家李一氓先生看了范遥青的作品,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评论道:“刻画极精,神采焕然,精到之处不比明清两代的竹刻名家差,甚至不管怎么说,可能还比他们好……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竹雕家。”

艺术贵在创新。范遥青在继承前人留青刻法技艺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大胆探索,成功地运用了陷地刻与留青结合及竹根体雕等表现手法,从而赋予了古老竹刻艺术新的生命力,1995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范遥青“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范遥青的竹刻作品也成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被许多香港、台湾收藏家收藏,并被收入各种权威的竹刻专著中。如:《竹刻鉴赏》(王世襄编著)、《锦灰堆》(王世襄编著)、《中国竹刻》(美国)、《留青竹刻集》(汞进樑编著)等竹刻专著都用大量的篇幅,对范遥青的作品进行了专门介绍。

竹刻技法

阳纹砂地竹刻技法之一。

系阳纹刻法,地作砂粒状,有细砂地、粗砂地、核桃地、香橼地(一名桔皮地)等。

薄地阳文竹刻技法之一。

其义有三;一指清代吴鲁珍所刻浅浮雕,其刻法浅于明代的高浮雕,故名“薄地阳文”。一指较吴鲁珍浅浮雕更低的阳文。近人所谓“薄地阳文”,将花纹以外全部竹地或邻近花纹四周之竹地刮去,使花纹微微高起,然后雕刻。

陷地深刻竹刻技法之一。一种深刻,比一般深刻更深。竹林表面光素,称为地,所雕图像全部刻陷地中,有五六层,始达其最深处,故名“陷地深刻”。此法始于清代前期。

竹刻地纹竹刻技法之一。

其地纹有四;一为光地,即平地。二为空地,即透雕之镂空地。三为几何纹地,如雷纹、波纹、鳞纹、锦纹等。四为糙地,即砂地,以形似得名。纹覆地,地承纹,地为纹辅,纹因地成。

竹刻的价值

中国古代一门独有的工艺,由于文人的喜爱和使用,将它推向市场。文人一开始不是以市场为目的,而是为自己欣赏、把玩。但文人是社会的一个标杆,由于文人的推动,就有了社会的追求,进入了市场。在题材上,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大多寄托了文人的情怀。文人讲究意境,所以竹雕的很多意境都跟中国画非常相似。由于竹雕艺术的成功,深刻地影响到象牙、犀角、紫檀、黄杨这些贵重材料的雕刻,它们都有仿竹器的倾向。

竹刻艺术品因它的局限性,其数量尤其是精品较书画少得多,因而它的收藏价值颇高。在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均有明清时代的竹刻代表作收藏。竹刻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明清竹雕先后在港台及海外市场形成了收藏热潮,其行情发展遂影响到中国内地收藏市场。竹刻艺术走向市场后,海内外大型拍卖会屡屡创下竹刻艺术品拍卖成交的高纪录。

竹刻器物虽是杂项里的一个较小门类,但整体的拍卖成交率很高。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4年9月,有资料可查证的拍出的竹刻类拍品约700件,总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成交率达47%。而中国嘉德在2003年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中推出的14件竹刻器100%成交,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拍品创下近十年来竹刻器拍卖的历史最高,如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以264万元成交,清竹根雕采药老僧以57.2万元成交,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以110万元成交。

竹刻虽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细琢。竹刻光传统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圆雕等,创作者不仅要有绘画、书法等功底,还要练就娴熟的刀功手法,对综合素养要求极高。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家辈出,风格独特。因此对后来的藏家来说,明末至清乾隆期间的竹刻作品最为珍贵。

在明清竹刻中,凡是有历代名家艺人刻款的,更是价超同辈。其中,竹刻笔筒尤其身价不凡,超百万元成交的往往是这类作品。2002年秋,香港佳士得推出康熙竹刻留青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2cm),上有张希黄款,以159万元成交。香港苏富比2004年秋拍推出的清初竹刻高士登山图“蜀道难”题诗笔筒(高13cm),上有促谦款,成交价达166万元。同时推出的清十八世纪竹刻瀑布图笔筒(高14cm),上有周芷岩制款,成交价155万元。2005年春,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代竹刻名家顾珏的竹刻笔筒,更是拍出了1045万港币的高价。

当然,现代名家的竹刻作品也身价不菲,其中尤以徐素白、徐秉方父子的留青竹刻最为“抢手”。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拍中,徐素白刻江寒汀画月季草虫笔筒,成交价为9.68万元。上海信仁2004年秋拍推出的现代徐秉方留青竹刻远山松壑图插屏,最后成交价达31.9万元。同时推出的徐秉方留青竹刻五荷图插屏(高21.2cm)、留青竹刻柳荫八哥图臂搁(长34cm),成交价分别达到24.7万元和17万元。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理念,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知正见!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5 6 月, 2023 16:11: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buddhayishu.com/38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