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起源发展

admin 传统文化评论60阅读模式

风筝的故乡在中国。它由最初的军事用具,演变为风中摇曳多姿、亮丽多彩的休闲娱乐之物,这其中蕴含着古人朴素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情怀。与偏重放飞技术、以几何造型居多的外国风筝不同,中国的传统风筝以竹子为骨,承载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与想象,扶摇直上入云天。

风筝最初为军事工具,唐代演变为供人消遣的玩具,及至宋代成妇孺普遍参与的游戏,并渐渐不受时节局限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风筝甚至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视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而载入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风筝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木鸢说”,认为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依据为先秦古籍中关于公输子、墨子制“木鸢”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纸鸢说”,传说楚汉相争时韩信作纸鸢放飞空中,根据放线的长短以测军队距未央宫的远近;清人笔记中还记载,韩信率军十万围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令楚营官兵思乡心切,不战而散。此外,还有梁武帝被困台城,放纸鸢求援等各种关于风筝起源的记载和传说。上述说法虽各不相同,但从若干史料中可知,风筝最初是作为窥探敌情或传递情报的军事工具而存在的。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167.html

直到唐代,风筝才逐渐演变为一种供人消遣的玩具。随着唐代社会的安定、文化经济的繁荣,带来传统节日的盛行,进而促进了各种民俗活动的发展。纸风筝的出现促进了风筝功能的转换,可操纵的娱乐性令其在民间得以普及,放纸鸢成为清明时节与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等并行的民俗活动。唐代元稹的诗句“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就生动描绘了时人放风筝的场景。但彼时的风筝其名实为“纸鸢”,出现在唐代大量诗句中的“风筝”一词,其所指并非今日之风筝,而是挂于竹林或悬于殿塔檐角的“风铎”。五代汉隐帝时,大臣李邺将一种类似竹笛的发音装置安在鸢首,放飞时“使风入竹,如鸣筝”,宋代以降便有了以“风筝”来称呼纸鸢的习惯。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167.html

及至宋代,风筝已成为妇孺普遍参与的休闲游戏,风筝的扎制和装饰也都有了很大发展。宋人笔记中记载了“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的“小技”,可知至今流传于广东、福建一带的“斗风筝”游戏宋时已盛行。明清两代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风筝无论形制、样式、装饰还是扎制技巧、放飞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此时期的文献史料对风筝的记述也更为翔实。成书于清乾隆末年的《扬州画舫录》记录了当时扬州的风土人物,其中就仔细描述了扬州人所放的各种风筝:“大者方丈,尾长有至二三丈者。式多长方,呼为‘板门’;余以螃蟹、蜈蚣、蝴蝶、蜻蜓、‘福’字、‘寿’字为多。次之陈妙常、僧尼会、老驼少、楚霸王及欢天喜地、天下太平属,巧极人工。晚或系灯于尾,多至连三连五。”在广东、福建一带,由于气候关系,入秋后风力渐强,因此形成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时节登高放风筝的习俗。在岭南一带就流传有“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的民谣。清人吴性诚则在《放纸鸢》诗中回忆了重阳节在福建海边放风筝的情景:“回首江乡记昔年,春风一线引飞鸢。乍看霁色三山地,却放秋光九月天。几处儿童喧海畔,满空鱼鸟透云边。旁人莫笑凌霄晚,万里扶摇正洒然。”这描绘了东南沿海一带有别于北方清明放风筝习俗的秋季放飞场景。时至今日,随着生活习俗的变迁和风筝制作的便捷,这项原本具有较强节令性的娱乐活动早已不受时节限制,真正成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畅享欢乐的消闲“利器”。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167.html

风筝在南方多称“鹞”,北方则称“鸢”,南北各地的风筝皆因地制宜,各具风格。北京作为明清帝都,所产风筝在装饰、骨架上最为讲究,及至清末已形成哈氏、金氏等流派。天津风筝以魏氏为最佳,以打眼、扣榫等多层组装、折叠工艺著称。山东风筝以潍坊所产最为精美,类型众多,装饰参用当地年画之技法,极富乡土特色。江浙一带以如皋和南通最负盛名,如皋流行结构精巧、色彩明快的小型风筝,南通则盛产大型板鹞风筝,外形呈“六角”或“八角”的平板状,筝面布满几十或几百个以葫芦或竹子制作的“哨口”,飞到空中,风入哨中,形成浑厚和谐的嗡鸣声,宛若“空中交响乐”。广东的风筝造型和骨架结构较为简洁,民间还流行在筝线上粘玻璃屑形成“玻璃线”,放飞时通过技巧与其他风筝缠绕相斗,以割断他人筝线为胜的游戏。福建风筝多以水族生物为主。在其他边远地区,也大都有放飞风筝的活动,无非样式、玩法上有繁简、难易之别罢了。北京、山东潍坊、广东阳江等很多城市还专门设立了国际性或地域性风筝赛事,一般在春、秋两季举行,各路风筝达人共聚一堂交流、竞技,以风筝为媒介,传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风筝在华夏大地之所以如此普及,皆因它实为一项简单易行,又能轻松带给人们精神愉悦且老少咸宜的趣物,何乐而不为呢!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167.html 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3167.html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理念,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知正见!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2 10 月, 2022 14:06: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buddhayishu.com/316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