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admin 节日 传统节日评论60阅读模式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渐渐变成了“端午”。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也有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此外,还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还有传说,端午节是祭祀龙图腾。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1.赛龙舟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熙游避灾 (古时称“游百病”)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古时,老北京有熙游避灾 (古时称“游百病”)的习俗。自明代起老北京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上午要去天坛,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下午要去金鱼池、高粱河、满井或东苑等地游玩。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金史礼志》上载:每年重五、中元、重九三个节日里,皇帝要举行拜天之礼。行过拜天礼后,宫廷要进行骑马打球、射柳的游戏。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3.挂艾虎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这一习俗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4.佩长命缕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5.戴香包文章源自艺术荟萃——中华传统文化-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6.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了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7.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又以其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8.躲端午

指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娘家度节。在汉族民俗中,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农历五月五日为恶日,禁杀生,行房事。

9.跳钟馗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到了清代,江南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10.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理念,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知正见!

weinxin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18 2 月, 2022 14:02: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buddhayishu.com/18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